后疫情时代,出现了一波 “重返办公室”(RTO)强制令,主要由波音、UPS 和摩根大通等大型企业推动。这些举措自然引发了争议,并遭到部分员工与公众的强烈反对。
尽管强制性 RTO 浪潮正在逐步退潮,但仍有不少公司在探索如何促使员工全面回归办公室,或至少在部分时间内恢复现场办公(即混合办公模式)。
我理解,完全远程办公并不适合所有公司。我们在吉贝儿很幸运,从办公室转为 100% 远程的过渡进行得非常顺利。
无论贵公司最终选择混合办公还是全职回归办公室,推进这一转型都应以审慎和周详的方式进行。好消息是:有一套可行的策略,能帮助您在不成为 “最不受欢迎的人” 的前提下顺利完成 RTO。
本文将围绕这些实践策略展开,并对重返办公室的利弊进行分析。下面我们开始深入探讨。
本文涵盖内容:
图片来源:Freepik,摄影师:Tirachardz
重返办公室有哪些优势?
远程办公一段时间后重返办公室,无论对员工还是对公司,都能带来诸多益处。当企业试图鼓励员工回到办公室时,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将有助于提升团队士气与工作效率。
-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– 对许多人而言,回到办公室能更清晰地划分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界限。员工可以将工作留在办公室,避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中,从而改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。同时,混合办公模式为员工提供灵活性,让他们在居家办公日也能兼顾个人事务与工作任务,实现更理想的工作生活平衡。
- 增强员工的认可与职业发展机会 – 在办公室办公能让员工获得更高的可见度。管理者往往更容易认可现场员工的努力与成果。面对面的交流促进了信任与理解,也为员工争取晋升、培训和项目机会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。这种正向反馈机制能显著提升员工积极性与团队凝聚力。
- 增强导师指导与学习机会 – 对于年轻职场人和职业生涯初期的员工而言,重返办公室能带来更多面对面的导师指导与实操培训机会。与经验丰富的同事共处同一空间,有助于形成自然的知识传递与即时反馈,促进职业成长与技能提升。
- 激发自发协作与团队创新 – 除了导师指导外,在办公室办公还能让员工更容易展开即兴交流与协作。无论是在茶水间的短暂交谈,还是走廊上的灵感碰撞,这些非计划性的互动往往能激发新创意,加快问题解决速度,并增强团队凝聚力与职场归属感。这种高效协作氛围,是混合办公和远程环境下常被忽视的优势之一。
- 更便捷的资源与支持获取 – 重返办公室还能让员工更快速地获取所需的办公资源、设备与团队支持。当各种工具与协作人员近在咫尺时,工作流程会更加顺畅,从而有效减少沟通成本与不必要的停工时间,大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执行力。
重返办公室存在哪些挑战与不足?
重返办公室(RTO)确实带来诸多优势,但也存在不少挑战。如果您希望员工积极配合回归办公室,就必须正视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:
- 通勤压力 – 重返办公室最显著的劣势之一就是每日通勤。许多已习惯远程办公便利的员工,可能难以重新适应长途通勤、交通拥堵或依赖公共交通的生活节奏。这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,也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。
- 工作灵活性下降 – 远程办公赋予员工更高的时间自主权与灵活性,而传统办公室环境往往难以完全实现。回归办公室通常意味着在工作时间与个人安排上受限,部分员工可能因此感到不满或压力增加。
- 专注时间被打断 – 虽然办公室的交流与临时会议有助于团队协作,但频繁的社交互动也容易分散注意力,减少员工的深度思考时间,进而影响工作效率与创造力。
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员工重返办公室(RTO)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。比如,实施灵活的上下班时间,帮助员工避开交通高峰;为无车员工提供通勤补贴或组织班车服务,也能显著减轻通勤带来的经济与后勤压力。
同时,推行混合办公模式也是一个有效策略。这种模式在保证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的同时,也保留了他们在远程办公期间习惯的部分灵活性,实现效率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。
成功实施重返办公室(RTO)的六大关键策略
实施重返办公室政策可能具有一定挑战,但完全可行。关键在于以透明、互利共赢的方式推动转型,而非依靠威胁或强制。以下策略可帮助企业顺利推进 RTO 过渡:
1. 让员工参与决策
当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和倾听时,他们更容易接受变革,包括返回办公室。
企业可通过调查问卷或一对一沟通了解员工对 RTO 的看法与顾虑,询问他们预期的挑战以及如何让过渡更顺利。这种参与式的方法不仅能为管理者提供宝贵的洞察,还向员工传递出 “你的意见很重要” 的信息,提升员工认同感和配合度。
2. 采取循序渐进的过渡方式
为了减轻员工重返办公室(RTO)的压力,企业可以考虑分阶段实施。与其要求所有人立即全职返岗,不如先从每周几天开始,让员工逐步适应新的节奏,避免因突变而产生抵触情绪。
您可以采用混合办公模式,让员工在固定的核心工作日到办公室上班,其余时间则可远程办公。这种循序渐进的返岗方式不仅能帮助员工逐步适应办公室环境,还能保留远程办公带来的灵活性和工作自由度。通过分阶段实施,企业能够实时监测政策效果,了解团队的适应情况,并根据实际反馈及时优化调整,从而实现效率与员工满意度的平衡。
随着员工逐渐适应,企业可根据员工反馈和整体业务需求,逐步增加到岗天数。通过这种灵活策略,您可以持续评估重返办公室计划的效果,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,以确保平稳过渡。
3. 让办公室重新成为 “人” 的连接点
正如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作者克里斯·卡波塞拉(Chris Capossela)所说:“办公室的价值在于人,而不是地点。”
重返办公室(RTO)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之一,就是能重新与同事建立联系。员工非常重视同伴关系和日常社交互动,而这些恰恰是远程办公难以完全取代的。为了让重返办公室更具吸引力与价值,企业可以建立新的面对面交流仪式。
可以从定期开展团队社交活动开始,让员工有机会重新建立并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。
例如,企业可以组织每周一次的团队午餐、咖啡交流时光,或轻松的头脑风暴分享会。
这些非正式聚会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轻松、开放的沟通环境,帮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增进了解、拉近关系,从而重建团队凝聚力,提升归属感与协作氛围。
此外,别忘了共同庆祝团队成就或个人里程碑。通过小型庆祝会或表彰仪式,认可每位员工的努力,不仅能提升士气,也能强化员工的归属感。
通过这些新的线下仪式,办公室将不再只是一个工作空间,而是一个让员工乐于回归、充满人情味的地方。这样,当您推行重返办公室政策时,自然能获得更多认同与支持。
图片来源:Freepik,摄影师:Lifestylememory
4. 让办公室成为提升生产力与协作的空间
在重返办公室(RTO)的过程中,企业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,就是 “家的舒适感”。虽然这点难以超越,但您可以通过优化办公环境,让办公室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、更富活力的工作场所。
即使在办公室中,灵活性仍然是关键。可以采用开放式布局,设置不同功能区域,例如团队协作区、头脑风暴区以及社交互动区。让这些空间更具亲和力,避免传统会议室那种刻板、正式的氛围。考虑引入可移动家具、白板等模块化设施,让团队能够根据需求自由组合与调整。
这样的设计能有效促进沟通与创意分享,并帮助员工建立更强的团队归属感和社区意识。
同时,也要兼顾个人的专注工作需求。设置安静区或隔音舱,让员工能在无干扰的环境中集中思考与高效完成任务。这种 “协作+专注” 兼顾的空间布局,将大大提升整体生产力与员工满意度。
5. 利用技术高效管理重返办公室过渡
在重返办公室(RTO)的过程中,技术工具能大大简化管理与执行的复杂性。其中最关键的,就是智能考勤软件。
借助考勤系统,企业可以轻松追踪员工的上下班记录,确保每个人都遵守既定的办公安排。像 吉贝儿这样的智能考勤工具,还支持人脸识别打卡,可验证仅授权员工能进入办公室,有效保障企业安全。
此外,地理围栏也是值得关注的功能。它允许您在办公区域设定虚拟边界,确保系统只在员工实际到岗的范围内记录工时,从而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。
除了使用考勤追踪软件外,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协作工具来保持团队高效沟通。像 Slack、Microsoft Teams 这类平台,能让团队成员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实时共享工作进展、交流想法、协同完成项目。这种数字化沟通方式不仅确保了返岗过渡期间的工作连贯性,也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参与度与生产力,让团队在灵活办公与线下协作之间实现平衡。
6. 探索员工激励方案
“如果管理者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工作,却不给出任何激励措施,那么要想留住人才将会非常困难。” – 丹·德罗格曼,《福布斯》
在推动重返办公室(RTO)政策时,激励机制往往能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毕竟,谁不喜欢被认可和奖励呢?
企业可以从团队需求出发,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方案。例如,提供灵活的上下班时间、额外带薪假期或定期出勤奖励金,都能有效提升员工积极性。即便是小福利,如礼品卡、咖啡券或公司纪念品,也能传递出企业的重视与关怀。
同时,营造愉悦的办公氛围本身也是一种激励。您可以提供免费零食、咖啡、健康计划,或定期举办团队午餐、休闲星期五、节日主题日等活动,让员工在轻松氛围中重新建立团队联系与归属感。
适度的激励不仅能提升员工对回归办公室的接受度,还能增强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,从而让 RTO 过渡更加顺利、可持续。
结语
重返办公室(RTO)并不是每位员工都乐于接受的决定,因此,这一过程需要深思熟虑与周密规划,以确保平稳过渡。
理解员工的顾虑,并主动倾听与回应,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。通过清晰沟通、合理激励以及营造积极的办公氛围,企业可以有效减轻员工对回归的抵触情绪,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模式。
希望本文提供的策略能帮助您顺利推进重返办公室计划。请始终记住,目标不仅是让员工 “回来”,更是让他们愿意回来——回到一个能够促进合作、激发创意、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与被支持的工作空间。